3月13日下午,外语学院组织管理人员及骨干教师参加了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人工智能专题培训活动。本次培训以"DeepSeek新锐突围,生成式AI助力教学科研效能跃升"为主题,旨在提升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教学、科研和行政办公的能力,推动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创新发展。


本次培训特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宏鸣教授担任主讲专家。外语学院院长张哲华、副院长胡卫卫、各系主任及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张宏鸣教授以DeepSeek为核心,通过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系统深入地阐述了生成式AI在教学、科研和行政办公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在教学改革方面,张教授重点介绍了智能备课、学情分析、个性化答疑等应用场景。这些智能化工具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学习需求,实现从标准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的范式转变,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学习体验。


在科研创新领域,生成式AI为文献处理、论文优化及项目申报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可以高效处理海量文献数据,快速获取研究前沿信息,拓宽学术视野,显著提升科研效率。同时,AI辅助的论文优化功能也有助于提升学术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
在行政办公场景中,生成式AI能够实现文书处理、数据管理和会议安排等事务性工作的自动化。这不仅显著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办公效率,还使教师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核心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教师的角色定位正在向"AI训导师"和"学习导航者"转型升级,这将更好地引导学生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学习范式。
培训结束后,参训教师普遍表示对生成式AI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深刻体会到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学科研工作的变革性影响。教师们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探索AI技术的创新应用,开辟教学科研与管理的新路径。
外语学院历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始终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学院通过持续开展在职培训,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未来,学院将继续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动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各类专业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撰稿、摄影/安妮 审核/张哲华 发布/阮绪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