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至19日,外研社2025年全国高等学校外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第一期——国际传播与翻译教育教学研修班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研修班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270余所院校的300余名外语教师参与研讨。我院教师贠旭参与了此次研修。

本次研修旨在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背景下的翻译教育教学创新,提升外语教师专业素养,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外语人才贡献力量。研修班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主题分享,内容涵盖国际传播与翻译教育的多个关键领域。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深入阐释了外语教师在国际传播中的语言素养要求。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系统回顾了中国典籍英译的历史演变与传播路径。河南大学刘泽权教授探讨了AIGC时代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申报策略。首都师范大学焦丹教授分享了翻译教育教学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的实践方法。北京外国语大学翟峥教授聚焦学生跨文化叙事能力的培养。外研社范祥镇副编审介绍了翻译学科生态体系建设与翻译专业发展路径。
此次研修班还设置了“知行合一:让实践始于第一课堂——‘国才面对面’”专题活动。北京外国语大学陈崛斌副教授解读了国才考试的理念特色,探讨如何通过考试反拨教学,培养学生国际传播实践能力。本次研修聚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背景下的翻译教育创新,为全国外语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通过系统学习典籍翻译、学术外译等专题内容,参训教师认识到:新时代外语教学需将国家意识培养与国际传播能力提升有机融合。这一认识将指导优化翻译课程体系,创新“语言+传播”教学模式,培养精通语言技能与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推动学校外语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撰稿、摄影/贠旭 审核/张哲华 发布/阮绪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