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数字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落地见效,2025年11月26日下午,大学英语教研室在6108教室成功举办“数字赋能·素养导向——大学英语课改沙龙”。外语学院副院长刘子富、教学督导刘燕老师出席活动并指导工作,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活动由教研室主任朱蕾老师主持。

老师们围绕“数字工具赋能课堂效率提升”、“素养导向的教学内容重构”、“教改实践中的难点突破”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结合教学实例分享经验、交流困惑。邓雪玲老师聚焦“AI工具在课程思政中的创新应用”,以AI写作平台和翻译工具为例,分享了如何通过智能批改、文化语境解析功能,引导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融入中国故事,既提升语言表达准确性,又强化价值引领;向艳丽老师从“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出发,介绍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MOOC资源设计“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拓展”闭环教学的实践经验,通过问卷、在线分组讨论等功能,精准把握学生学习痛点,实现因材施教;高亮老师则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提出了“数字工具使用门槛”和“不同层次学生适应度差异”等现实问题,引发在场教师共鸣。
交流环节中,教学督导刘燕老师对老师们的实践探索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数字赋能不是简单的工具叠加,而是要以素养提升为核心,实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的系统性变革,建议教研室后续可组建专项小组,梳理优秀案例并推广应用。刘子富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大学英语教改需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要善用数字技术破解传统教学难题,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希望教研室以此次沙龙为契机,形成常态化交流机制,推动教改工作走深走实。
此次沙龙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进一步凝聚了数字赋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共识。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此次交流的成果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模式,助力全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撰稿/朱蕾 摄影/梁艺凡 审核/刘子富 发布/阮绪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