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试行)
外语学院
二〇一七年六月
外语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为进一步深化我院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动学院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1.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创业教育为载体,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推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2.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转变,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向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3.通过实施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及环境。
4.通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与潜质的群体进行专门指导。通过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快速成长。
5.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使大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和职业的创造者,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与领导
1.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学院创新创业教育
为切实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成员由两办主任、系主任、辅导员等构成。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应积极参与配合。
组长:哈红光、郭家平
副组长:李继平、张哲华
成员:胡卫卫、刘子富、王欢、陈玉平、常远红、杨厚东、
陈平、陈蕾、许见(校友)、刘友苗(校友)
2.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全院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由行政、党总支、团总支和专业系主任及部分老师组成,同时可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1.更新教育理念,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科学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为核心,以创新创业项目和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为关键的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切实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顶层设计和整体设计,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项目带动,注重通过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
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学生全体、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需要系统的课程学习,以及实践训练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必须从教育全过程出发,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以确保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预期要求。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
(1)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必修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创新创业类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途径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
(2)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根据不同专业,开展在专业相关领域、行业进行创新创业的针对性教育。各专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发掘本专业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通过讲座或课程形式,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使各专业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专业内涵,并在学科专业基础上开展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
(3)在部分专业实施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
将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包括课外活动)纳入专业课程。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可以侧重于创新教育,也可以侧重于创业教育。鼓励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创业活动。
4.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1)创建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机制
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根据专业实际,把学生科研训练纳入专业培养计划,设立相应素质拓展学分,指导学生参与创新科研训练,吸引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通过科研训练,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可以通过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达到创业实践的目的。
(2)创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建立学院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学院主要依靠校内外产学研实践基地来构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3)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发挥地域优势,依托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进一步创业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提供法律、税务、财务及其它的服务,帮助初创人员规避创业风险;通过真实的创业活动,使创业学生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4)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的作用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的作用,将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化节活动、互联网+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学生社团活动等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第二课堂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实现不同年级学生的自由交流,在全院形成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5.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激励政策与制度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必修的创新实践学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最基本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参与学科竞赛和创业实践或培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适当学分。鼓励教师投身创新创业教育,对指导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
6.发掘社会资源,建立专家指导机制
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导向,瞄准社会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政府推动、学校主动、社会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制。积极争取和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与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行业协会开展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聘请优秀创业校友、行业专家、资深教师等组成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学生创新创业。
7.加强创新创业社团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社团,支持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团体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通过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举办创新创业论坛、经验交流会、事迹报告会,邀请企业家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到校讲座、对话,组织到企业参观学习等课外创新创业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创业动机与需求。
外语学院
2017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