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1年外语系科研发展规划
(2009年7月修订)
一、外语系科研发展现状
近三年来,在全系教师的努力下,较之以前,外语系在学术论文发表,课题申报、教改立项、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
1. 论文方面
2006-2008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9篇,其中核心期刊12篇,省级47篇。
① 2006年,15篇,其中核心5篇,省级10篇(《安康师专学报》升级为省级学报);
② 2007年,25篇,其中核心2篇,重要核心1篇,省级22篇(《安康师专学报》升级为省级学报);
③ 2008年,19篇,其中核心4篇,省级15篇。
2. 科研项目方面
① 2007年,校级科研项目8 项;2008-2009年度,校级科研项目5 项,系级教改项目2项。
②精品课程项目2项:《大学英语》已被批准为院级精品课程,《综合英语》为系级精品课程。
目前的统计分析显示以下的结果:
① 科研项目方面有所增加;但是,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如省级项目尚有空缺。
② 论文的数目在逐渐增加,但是,论文的质量有待提高。
③ 教材和专著的数目很少。
二、外语系科研相对滞后的基本原因分析
1. 科研项目方面
原因①:外语系的科研还处在转型时期,缺少办学经验。外语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为地方教育、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面比较狭窄。因此,要取得突破性进展,需要一定的积累。
原因②:外语系承担全院8000余名学生的外语教学,工作量大,教师大多数的时间都用于日常的教学,所以,用于科研上的时间比较少。
原因③:外语系职称、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偏低,走向教学、科研并重型,需要一个锤炼过程。
2. 论文方面
外语系的核心、重要期刊的论文比较少的原因在于:
① 外语学科本身的学术期刊比较少,发表困难。
② 论文创作的视域需要拓展,质量有待提高。
③ 外语教师在各院校队伍庞大,工作任务重,与社会应用型科研联系不密切。
3. 编著方面
① 教学任务重,教师无暇科研编著。
② 教师利用教材和学科的特点去做了一些外语教学方面的研究,但尚未形成成果。
③ 出版著作的资助基金较少。由于资金的缺乏,有的老师即使有编写教材的想法也难以去实现。
④ 目前我们学校对于教材的编写要求比较高(国家规划教材),很难拿到国家规划教材的编写任务。
三、2009―2011年外语系科研发展的总体规划
回顾近三年的科研发展现状,总结以前的经验,为加强外语系的科研力量,促进外语系的科研发展,现在就外语系2009-2011年外语系科研发展进行总体规划。
1. 指导思想:
① 依托教学,以教研促进科研。在科研方面要重点突出教研、教改项目,把重点放在教研上。
② 以鼓励为先导,以合作为基础。鼓励教师搞科研,并给予奖励;倡导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科研创新能力。
2. 2009―2011年的科研发展规划
① 论文方面:预计发表一般学术论文80篇,力争达到10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力争达到18篇。
② 科研项目方面: 申报省级科研项目2项;院级科研项目6项;院级教改课题项目6项、系级教改培育项目6项。
③ 教材编写方面:力争编写并公开出版教材4部(包括自编教材)。
④ 精品课程方面:申报各级精品课程4门,其中,系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力争成功申报省级精品课程1门。
⑤ 教学成果奖方面:到2011年,力争在学院的教学成果奖方面有所突破,希望能够成功申报2项目院级教学成果奖。
⑥ 创新团队方面:努力创建院级教学团队一个、组建院级科技创新团队一个。
四、外语系科研发展的保障措施与制度建设
1. 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提倡系内教师的合作精神,以老带新,形成科研团队,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努力增强外语系科研的整体合力,全面提高外语系科研的总体水平。
2. 建立奖励机制,促进科研。通过科研奖励措施鼓励外语系教师积极从事教研科研。对在教学教研科研上取得成绩的教师,依照《外语系科研成果奖励(试行)办法》进行适当奖励,促进外语系的科研工作。
3. 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学习和提高。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和鼓励提高学历,如,鼓励年轻教师考研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的教学和科研等学术交流会议,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
4. 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努力联系兄弟院校,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邀请名家学者到外语系进行学术交流。鼓励教师与其他院校进行科研立项、教学改革立项等方面的合作。
5. 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形成教改、科研组群。
6. 科研积分与系里的奖励机制相结合。
7. 按照岗位聘任要求,对于完不成科研任务的教师,依据学院相关的规定,岗位予以下聘一级。
安康学院外语系
2009年7月